一、新公司法修订后,实缴年限到底怎么算?
认缴≠实缴:认缴是“承诺交”,实缴是“实际到账”。过去注册资本可以“只认不缴”,但2023年12月新修订的《公司法》明确要求:公司成立后5年内必须完成实缴。
过渡期政策:已成立的公司,需在过渡期内(具体时间待细则公布)调整到位,新注册公司直接适用5年规定。
二、实缴年限三大误区,90%的老板都踩过坑
❌ 误区1:“注册资本随便填,反正不用真交钱”
注册资本越高,实缴责任越大!若公司破产,股东需在认缴范围内承担债务。
❌ 误区2:“5年内必须一次性缴清”
可分期缴纳!但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缴纳计划,并按时履行。
❌ 误区3:“实缴只能用现金,其他资产不算数”
房产、知识产权、设备等均可作价出资,但需评估并办理产权转移手续。
三、实缴不到位,后果有多严重?
1、法律风险:股东可能被列为失信人,面临罚款甚至刑事责任。
2、经营隐患:影响企业贷款、招投标资质,合作方信任度降低。
3、股权纠纷:未实缴的股东可能被限制分红权、表决权。
四、老板必做的3件事
1、自查注册资本:结合公司实际业务和偿债能力,评估是否需要减资。
2、制定计划:按公司章程分期缴纳,留存银行流水、验资报告等凭证。
3、合规处理非货币出资:找专业机构评估资产价值,避免“虚高注资”被认定为抽逃资金。
注册资本不是“面子工程”,实缴更不是“走过场”!新规之下,老板们既要把握政策过渡期,又要提前规划资金安排。了解清楚实缴年限,若有需要请咨询启冠易立财税的会计小姐姐们。
互动话题:
你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多少?计划如何实缴?
在成都记账报税过程中遇到过实缴难题吗?
附:政策依据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》(2023修订)第四十七条、第二百六十六条
(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操作请以官方细则和专业机构意见为准)